综合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创先争优»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积极推行基层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

    扩大党内民主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北京印刷学院积极推行基层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选出党员信任、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带头人,在扩大党内民主中创先争优。

    一、教育先行,增强党员党内民主意识

    基层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在高校基层党建中是探索性的新事物,是对党员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重要检验。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将加强党员党内民主意识教育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先导,让党员首先从思想上解决为什么要“公推直选”,如何开展“公推直选”的问题。

    学校党委召开专题动员会,党委书记、主管副书记亲自阐述“公推直选”的重要意义,会上,还邀请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介绍了有关经验;各党总支、基层党支部抓住契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市委教育工委有关文件精神;组织部召开7次校、院两级座谈会,与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面对面交流认识,答疑解惑,开展分类指导;党委组织员、联络员深入基层,与普通党员对话,及时解答基层实际问题;此外,学校还通过门户网站、校报、组织工作简报等媒介,大力宣传“公推直选”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程序。深入细致的动员、教育,让每一名党员、群众感受到了党内民主的浓厚氛围。

    二、严格程序,确保“公推直选”平稳推进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此次基层党支部书记换届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北京印刷学院基层党支部换届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公推直选”的步骤和有关要求。为了抓好组织落实,各党总支纷纷成立“公推直选”工作小组,认真筹备,及时解决换届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公推直选”过程中,学校重点抓住三个环节:一是推选环节,除了普通党员有权利进行推荐以外,普通群众也纷纷参与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率达到80%以上;二是候选人酝酿环节,各党总支“公推直选”工作小组反复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特别注重民意沟通,做到推荐票不过50%的人选不列入候选人,力求人选有民意基础、有能力素质、有工作热情;三是选举环节,采取了先直接选举党支部委员、后直接选举党支部书记的两步走方案,确保选举顺利进行。

    由于思想动员到位,方案设计合理,“公推直选”出现了“三个集中”的可喜局面。一是党支部书记候选人推荐集中度高,绝大多数候选人推荐票数在95%以上;二是参与“直选”党员人数比例高,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全部参与“直选”过程;三是党支部书记“直选”票数集中度高,其中有22个基层党支部书记全票通过,占基层党支部书记总数的66.6%。

    三、加强培训,提升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

    此次基层党支部换届共涉及8个党总支、33个基层党支部、362党员。“公推直选”出了33名基层党支部书记、13名副书记、39名支部委员。经过换届选举,基层党支部设置更加合理,教工党支部全部按照学科、专业或工作部门设立;党支部规模适中,人数在6-16人的占90.9%;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提升,一批中青年后备干部进入党支部书记队伍,其中83.3%在近三年考核中曾被评为优秀;教工党支部书记学历层次显著提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为54.2%,较换届前提升15.1%;33名教工党支部书记中有15名是新推选出来的,占总数的45.5%,为党支部书记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

    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带头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是决策者、实干者、协调者和教育者,党支部书记的认识水平、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直接影响到党支部作用的发挥。北京印刷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对新一届教工党支部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采取集中上课、分组讨论、大会交流、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围绕创先争优活动这一主题,党支部书记们深入学习,积极探讨,踊跃交流,进一步提升了理论素养,增强了搞好创先争优活动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基层党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对党员进行了生动的党员民主教育,调动了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扩大了基层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影响,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27
 
相关附件:
版权所有(C)北京印刷学院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北路25号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