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创先争优» 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北京印刷学院在服务“三个北京”和行业发展中创先争优

    北京印刷学院“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按照“解放思想谋发展、抢抓机遇促发展”的思路,走开放办学之路,加大了校内、外资源整合的力度,在服务“三个北京”建设和行业发展中找着力点,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一、解放思想,找准服务首都和行业的着力点

    观念引领思路。北京印刷学院党委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创先争优、促进发展的首要环节。党委理论中心组紧密围绕国家和北京市人才工作规划、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北京和新闻出版行业“十二五”发展趋势等内容,多次进行集中研讨,明确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服务三个北京和行业建设”的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党委一班人积极行动,开放办学,连续走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教委、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相关委办局,大兴区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赢得了有关方面领导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

    在深入调研、走访中,学校找准服务首都和行业发展的着力点,提出要抓住绿色印刷、数字印刷的行业发展大趋势和“三个北京”建设的契机,引领学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今年以来,学校在承担北京市有关重大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大学生科技园建设、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市级高层次人才评审、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校聘院士、校聘长江学者、兼职博士生导师、学校人员编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突出优势,搭建服务三个北京的发展平台

    北京印刷学院突出印刷、出版学科专业特色,积极参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项目”。9月2日,刘淇、郭金龙等领导为“北京印刷学院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称“绿色研究院”)等9个中关村科学城首批建设项目揭牌。绿色研究院作为绿色印刷包装领域的科研机构,将以学校为主体,联合印刷包装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通过机制体制创新、企业化运作,搭建国家级印刷包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科研与产业完全融合,努力建成绿色印刷包装关键技术研发基地、技术转移及成果孵化基地、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还积极参与北京市科委牵头组织的“北京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称“绿色创新联盟”)。绿色创新联盟联合北大方正、北人股份、中科院化学所等17家北京地区的印刷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以绿色制版技术和数字喷墨印刷技术为两大抓手,着力打造首都绿色印刷产业链条,促进北京市印刷行业相关单位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北京印刷产业尽快实现绿色化、高端化。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创新联盟,市委常委赵凤桐出席了成立大会。北京印刷学院荣膺绿色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

    三、凝聚共识,在推进事业发展中创先争优

    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研究院和绿色创新联盟建设,北京印刷学院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凝聚发展共识。对内,整合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和人员资源,优化办学空间,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对外,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其它部委、企业、院所密切联系,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和意向。同时,学校改革选人用人机制,面向校内、外广纳贤才,采取交流挂职、兼职聘任、公开选拔等多种形式,引入急需的智力资源。此外,学校还以“提升服务首都和行业建设的能力”为主题,举办了处级干部培训班和中青年骨干教育读书班,进一步开阔干部、教师的视野。如:邀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作“为建设新闻出版强国造就千百万人才大军”的重要报告,大兴区副区长绳立成作“大兴区发展形势分析”的报告,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首席顾问沈忠康作“学习王选创新精神,在国家重点工程开发中建功立业”的报告,等等。目前,全校上下已形成“抓机遇、促发展、做先进、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以绿色研究院和绿色创新联盟为平台,服务“三个北京”建设既是学校实现高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又是学校发展融入首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上述平台,可以更好地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在 “三个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城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解决了学校中长期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体现了创先争优活动的突出成效。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27
 
相关附件:
版权所有(C)北京印刷学院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北路25号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