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 (本馆有藏)
本书自1948年问世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情况的变化和不同时期的需要,已不断加以修改和补充,至1992年已先后出了14版。该书已被译成40余种以上的文字,销量超过了1000万册,成为世界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全书共7篇39章。第一篇,基本概念。论述了经济组织的基本问题,现代经济中的市场和政府,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第二篇,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论述单个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需求和消费者行为,消费均衡的几何分析,生产和企业组织,成本分析,竞争市场的供给和定价,边际收益和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经济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和博弈。第三篇,工资、地租和利润:收入分配。论述收入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工资和劳动力市场,工会与集体协议,土地、自然和资本。第四篇,效率、公平与政府。论述市场和经济效率,政府与经济,政府税收和开支等。第五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论述宏观经济学概念,国民产出和收入的衡量,消费和投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原理,乘数模型,货币与商业银行,股票市场波动,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等。第六篇,总供给与宏观经济政策。论述经济增长,商业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的代价,通货膨胀和失业,财政政策、赤字和政府债务等。第七篇,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论述国际贸易和比较利益论,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经济学,汇率和国际金融体制等。
《经济学》内容广泛,被称为小型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百科全书,对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在世界的广泛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