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A.J.P.泰勒著,潘人杰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本书初版于1961年。在这前后,涉及同一主题的历史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它们都在某一方面有其不等的价值。然而,唯有泰勒的这本书,至今还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泰勒的这本书视野开阔,语言精警,几乎向每一个认为理所当然的现存结论发出了挑战。泰勒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希特勒按“计划”和“时间表”预谋策划的结果,绥靖政策也未必就是愚蠢和懦怯的同义词。这场战争植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均势的更大破坏,直接产生于各国政治家们事与愿违的忙中出错。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史学界持续多年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此书是为希特勒翻案,是对一系列公认的历史判断和价值标准的亵渎;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它标志了一个新的“修正学派”的兴起,泰勒是当代英国最伟大的史学家。
20世纪70年代,随着研究条件的改善和大量档案资料的解密公开,二战起源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人们通过平心静气的研究,既发现泰勒这本书的许多粗疏、武断、强词夺理和自相矛盾之处,同时也惊讶于他的许多独到见地和敏锐的直觉居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人们不能不承认这本书振聋发聩的开创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