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2019» 北印公告

北京高校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邀请赛通知

信息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 发布时间:2015-11-18   


    一、大赛主题“跨界融合,传媒创新”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战略,数字媒体“跨界融合”的理念,是互联网+的融合,体现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发展模式,实现科技文化融合的价值。
    “北京高校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大赛”,为首都院校提供数字媒体设计交流平台,搭建创新设计平台,对促进首都数字媒体设计高级人才培养和新媒体产业发展,为实现创业梦和美丽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二、大赛内容
    大赛立足北京,服务社会,面向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征集的内容分为数字媒体应用类、数字媒体创意类两大类,涵盖移动互联网应用类、虚拟仿真应用类、沉浸式体感类应用类、教育学、教育技术、电子出版物应用类、新媒体视听艺术及互动艺术应用类、数字媒体创意类等方面。
    大赛内容分类表: 

作品领域

作品类别

作品内容

备注

一、数字媒体应用类

1.移动互联网应用类

包括网络、网站平台应用、移动终端APP应用、数字虚拟社区类方向

 

2.虚拟现实应用类

虚拟现实平台与测试、大数据可视化、仿真模拟类应用方向

 

三维模型及漫游、智慧城市、智慧建筑应用类方向

数字虚拟博物馆及展览展示类应用方向

3.沉浸式体感类应用类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传感器类应用方向

 

数字图像处理与传输技术类应用方向

4.教育学、教育技术、电子出版物应用类

包括各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类应用方向

 

包括多媒体出版物及音像传播设计、电子杂志及电子书、电子音乐类方向

 

5.新媒体视听艺术及互动艺术应用类

 

包括数字摄影、数字动漫原型设计、CG艺术及影视后期类方向。

 

包括微电影艺术、动画短片、数字影像及投影艺术类方向

包括新媒体编导演艺术、电子音乐艺术、游戏互动艺术类方向

 

二、数字媒体创意类

作品类别不限,自主命题,可包括以上5大作品类别,同时支持跨领域跨平台。

作品内容:需原创设计,题材新颖,主题健康,符合时下主流数字媒体设计市场规则,且具有一定创新或市场潜力的作品。

作品须有较好的创意和想法,不需要提供最终的数字媒体设计应用作品。但设计的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

作品须提供完整的数字媒体设计创意设计方案。方案主要包括:

(1)作品设计的创意来源和开发理念和构想;

(2)作品的实用价值和主要创新点;

(3)作品的完整界面结构图、主要功能和功能呈现版块;

(4)作品的适用对象、应用场景、应用现状和市场盈利前景。

 

    三、大赛参赛步骤
    大赛将由各知名院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使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各参赛者的作品进行综合评审、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选出各个奖项的获奖作品。
    参赛步骤如下:
    1、 在大赛官网下载大赛报名表(见附件1)
    2、 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作品截图与作品演示短片 

    赛会比赛及评审颁奖时间安排

时间

进程

10月30日—11月30日

大赛宣传、征集作品。 大赛官网注册、下载、上传报名表

12月1日—12月8日

大赛将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初评

12月9日—12月16日

大赛将组织行业专家进行终评

12月17日—12月25日

举办颁奖典礼,大赛官网同步公示

    四、奖项设置
    1、最佳移动互联网应用类
    设置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优秀奖五名。
    2、虚拟仿真应用类
    设置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优秀奖五名。 
    3、沉浸式体感类应用类
    设置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优秀奖五名。
    4、教育学、教育技术、电子出版物应用类
    设置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优秀奖五名。
    5、新媒体视听艺术及互动艺术应用类
    设置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优秀奖五名。
    6、最佳数字媒体创意奖
    设置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优秀奖五名。
    7、大赛同时设立最佳组织奖、最佳指导教师奖、最佳院校奖等相关奖项 
    五、大赛组织
    大赛主办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大赛支持单位:北京市教委
    大赛组委会、大赛评委会由主办单位、支持单位各方面领导、代表组成。
    六、大赛征集方法
    凡参赛者提交报名表即被视为接受大赛的各项规定,主办单位及组委会保留对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1、参赛报名及作品提交联系方式:
    大赛官网:
    大赛秘书处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北路二段1号北京印刷学院e楼405  邮编:102600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60261470
    2、参赛者要求
    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大学生、研究生征集。大赛为自愿参加,参赛者和大赛举办方互不承担对方任何费用。
    3、作品提交要求
    (一)参赛者在大赛官网下载“参赛报名表”(附件1),参赛作品以个人网上提交和作品邮寄2种方式提交。应用程序、高清视频、设计实物以及数据量较大不便网上提交的作品应通过邮寄或直接送交的方式提交。
    (二)参赛者按照作品分类提交作品,邮寄提交的参赛作品应存储在VCD或DVD数据光盘上,光盘要求标明作品名称、光盘内容以及参赛者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三)数字媒体创意类可采用*.doc、*.docx、*.pdf、*.mov格式或其他能反映作品内容的文件格式提交电子版文件。
    (四)参赛者提交的参赛作品恕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底稿和备份文档。
    4、作品内容要求
    (一)参赛作品要求内容健康,具备科技性、创新性、文化性和投资价值。参赛作品不得含有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不能与国家法律相抵触。
    (二)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或由本人参与创作,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大赛组委会不承担参赛者由于参赛作品所引起的一切侵权责任。
    (三)参赛作品的版权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除非特别申明,组委会有权力无偿在媒体上进行展示、宣传、展播、结集出版,或用于与教育、科研、融资等相关活动。
    七、评审方法
    1、评审程序
    大赛的评委会由数字媒体应用类、数字媒体创意类二组专家构成,作品的评审包括三个阶段,即作品初评、复评、现场答辩竞演,根据现场答辩竞演分数确定各类获奖者。
    (一)作品初评是对参赛作品的资格审查和初步筛选,按照评分高低的顺序筛选出各类作品奖项的配额选出各类前20名作品。
    (二)终评是对作品初评选出的优胜作品,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在每个分类中按照奖项设置配额选出优胜作品。
    2、评分权重
    数字媒体设计是科技文化融合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的要素。评分权重为:科技创新含量40%、文化创新内涵40%、社会应用价值20%。 

北京高校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邀请赛组委会
2015年11月